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『八月十五殺躂子』,傳說朱元璋為了要殺元人,但又怕這個計畫被發現,所以就把紙條塞在餅裡面,發給各地的人馬,大家看到紙條瞭解計畫之後,一舉推翻元朝,應該對這個故事耳熟能詳吧,但是你知道嗎?其實月餅這一詞早在朱元璋之前就已經出現了,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正月餅的由來吧~
月餅的由來1:
據史料記載,早在殷、周時期,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「太師餅」,是我國月餅的『始祖』。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,引進芝麻、胡核,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,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,名曰「胡餅」。
月餅的由來2:
唐代,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,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。據說,有一年中秋之夜,唐太宗和楊貴妃昂望皎潔的明月,心潮澎湃,隨口而出「月餅」,從此「月餅」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。
月餅的由來3:
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「宮餅」,民間俗稱為「小餅」、「月團」。蘇東坡有詩云:「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。」宋代的文學家周密,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《武林舊事》中首次提到「月餅」之名稱。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。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,以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儀器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,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。
月餅的由來4:
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,當時,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,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,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。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。
其實月餅的由來是歷代故事一點一滴而形成的,而中秋節到各親朋好友家吃月餅、賞月烤肉的習俗,也一直在台灣盛行著,所以今年記得到時候要提盒月餅去拜訪親朋好友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